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4年第6期
编号:10444653
自控镇痛泵在痔瘘患者术后的应用与护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2004年第6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自控镇痛泵在痔瘘科中的应用与护理。方法 术后硬膜外导管接自控镇痛泵,采取相应护理措施。结果 减轻病人的疼痛,效果满意。结论 痔瘘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,促进早日康复,同时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量。

    关键词 疼痛 术后 硬膜外 自控镇痛

    【文献标识码】 C 【文章编号】 1606-8106(2004)06-0566-02

    多年来,痔瘘患者术后的疼痛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理、心理活动,特别是换药带来的剧痛更加让病人无法耐受。随着自控镇痛泵在临床上的应用,大大减轻了病人术后疼痛。相比传统镇痛方法,表现出镇痛效果好、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。现将本科室收治病人情况介绍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从2002~2003年我院收治肛肠疾病患者48例,其中血栓性外痔2例,混合痔32例,肛周脓肿14例。年龄25~55岁,男43例,女5例,随机选取25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,为试验组;23例应用传统镇痛法,即:口服或肌注止痛药,为对照组。所有病人术前准备均按常规执行,术后均给于便后中药熏洗、创面换药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手术结束后,应用自控镇痛泵者,保留硬膜外导管,由麻醉医师连接镇痛泵,泵内镇痛剂为0.125%~0.3%布比卡因200ml,设定给药速度2ml/h,48h后若病人疼痛减轻,可暂时关闭镇痛泵,仅在排便前30min打开镇痛泵,一般病人保留该泵2~4天疼痛就可缓解,对于疼痛特别敏感的患者可酌情延长保留时间4天,最后由麻醉医师拔除导管和镇痛泵。应用传统镇痛法病人术后不保留硬膜外导管,根据疼痛情况对症处理。由护士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情况,包括:呼吸、血压、脉搏,是否排尿困难,疼痛程度,入睡情况,饮食习惯是否改变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两组病例术后呼吸差异无显著性。试验组血压、脉搏无明显改变,疼痛被有效控制,睡眠良好,饮食习惯未改变,其中有5例出现排尿困难,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后,4例能自行排尿,1例病人行导尿后排尿功能恢复:对照组有20例需对疼痛处理,8例出现入睡困难,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习惯改变,少数病人血压、脉搏因疼痛出现增高、增快现象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 自控镇痛泵不良反应及护理

    自控镇痛泵的护理重点是注意观察镇痛泵是否有效的工作,因此患者术后回到病房,要注意观察硬膜外穿刺处是否有渗血渗液,硬膜外导管是否扭曲、脱出、是否通畅,连接处是否衔接紧密,若出现渗血渗液及导管脱出等问题应通知麻醉医师及时处理,防止感染。通过对我科应用镇痛泵患者的观察发现,患者有出现排尿困难的可能,这与布比卡因阻滞病人感觉神经,患者尿意不敏感有关,可及时观察膀胱情况,触摸下腹,了解充盈度,术后6h,鼓励病人自行解小便。若病人无法排尿,适当进行心理疏导、应用物理诱导法、协助病人下床排尿,或暂时关闭镇痛泵,经上述方法处理,病人一般都可自行解小便。若病人经上述方法处理后仍无法自行排尿,可给予导尿,3h后病人排尿功能恢复。

    4 应用自控镇痛泵的优越性

    (1)自控镇痛泵持续恒速将药物注入患者硬膜外,能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,镇痛效果持续稳定,药物剂量少,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毒副反应,疼痛被有效控制,且起效快、效果好,患者可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伤口换药,创 面彻底清理,有利于切口愈合,使患者轻松而舒适地度过术后换药期。(2)0.125%~0.3%布比卡因的浓度可有效阻断感觉神经的痛觉神经,而对运动神经不敏感 [1] ,病人的痛觉降低但不影响自主活动。疼痛被有效控制,病人可随意活动,肠道功能良好,饮食习惯无改变,且睡眠良好,有利刀口愈合,大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。而应用传统镇痛法的病人因惧怕疼痛,特别是创面换药时的剧痛,因而限制饮食,尽量减少排泄次数,以保证睡眠及生活质量。(3)因自控镇痛泵比传统镇痛法操作方法简便,使用前医护人员可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,病人可轻松参与自控镇痛,根据疼痛程度控制给药速度,这样既减轻病人疼痛,同时也减轻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段世明.麻醉药理学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,116.

    作者单位:25001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医院

    (编辑 海涛), http://www.100md.com